冬春交替,气温变化大,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除了要应对季节变化对心血管造成的影响,还要面对甲流的传播,那么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们究竟应该如何做好准备来“应战”呢?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来了解一下甲流。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打喷嚏、咳嗽这样的飞沫传播为主,也可以因触摸了沾染病毒的物品后接触口鼻或眼睛而传染。甲流传染性强,容易引起大范围传播,潜伏期一般是1-4天,最长可达7天。典型症状是突然发热,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可逐渐退热,发病时可能还会伴有寒颤、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也可伴有喉咙痛、干咳、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一般情况下甲流的全身症状要重于普通感冒,大部分身体健康的人可以自愈,小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重症,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休克、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而65岁以上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就属于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

甲流病毒和其他病原菌感染一样,可能引发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造成病毒性心肌炎。甲流病毒感染后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侵犯心肌,直接造成心肌细胞损伤或者死亡,也可以是人体在拮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保护性物质在杀伤病毒的同时误伤心肌细胞而引发免疫性损伤。患者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被病毒感染波及心脏的范围和具体部位,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病情相对轻微,极少数可能会进展成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然对甲流有了初步认识,接下来就该着手准备应对甲流了。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该如何预防甲流的发生?

首先,如果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目前药物治疗下血压控制良好,冠心病、心衰等病情稳定,对鸡蛋或者疫苗成分不过敏,没有感冒、发烧、腹泻等急性疾病,可以考虑尽快接种疫苗,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次是个人防护,经历过新冠的老年患者们应该都知道防护的重要性,出门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接触有感冒咳嗽症状的人群,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勤洗手等。在家经常开窗通风,对卫生间、门把手、扶手等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另外要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戒烟戒酒,每周做适当的有氧运动,维持理想的体重,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要做到营养均衡,保证新鲜蔬菜、水果、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高糖、高盐、高油饮食,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心情愉悦,对甲流不要过度焦虑和恐慌。

如果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感染了甲流病毒该怎么办?

万一感染了甲流病毒,也不必过于恐慌,大部分身体状况良好的甲流病毒感染者居家对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甲流感染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发热,所以要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发热后,如果体温不超过38.5℃,这时候建议物理降温为主。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服用退热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者洛索洛芬等。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身体情况比较特殊,高热会引起心率增快,时间久了会加重心脏负荷。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即使体温没有超过38.5℃,但是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明显的情况下,也可以服用退热药,既能使体温下降,又能缓解疼痛。

另外服用退热药时,建议监测一下老年人的血压情况。因为服药后,会大量出汗,可能会因体液丢失过多导致血压过低。同时老年人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选择含有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淡的茶水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补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要同时监测尿量和体重,避免入多出少,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在退热药物的选择上,对乙酰氨基酚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安全性相对较高,如果实在没有对乙酰氨基酚,那么其他的退热药短期应用也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选择单一成分的退热药物,不要几种退热药混用或者交替使用,还要注意两顿退热药服用的间隔时间要6-8小时以上。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感染甲流后心跳快就是心肌炎了吗?需要马上就诊吗?

感染甲流之后,老年人可能因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导致心跳加快。正常成人的心率正常值范围是60-100次/分钟,稍微超出每分钟100次,也是可以继续观察的,等体温回落了,身体不适症状减轻了,心率大多也会逐渐降下来的。此外,紧张焦虑、睡眠不佳,或者服用了某些感冒药,特别是复方制剂,里面可能会含有伪麻黄碱,比如“氨咖黄敏”、“酚美麻敏”等,也可能造成心跳增快。

但是如果老年病人出现明显的气促、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不适,心率持续增快,或者明显变慢,或者感觉到心跳不规则时,就需要警惕是否发生了心肌炎,应当及时就医,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抽血化验心肌标志物、心脏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另外,老年心血管病人如果出现血压过高或过低;体温持续高于39℃,服用退热药后没有明显下降;家庭自测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3%;精神萎靡等,也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感染甲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感染甲流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病毒性感染大多是自限性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愉悦的心情,早睡早起,清淡饮食,同时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尽早康复。

另外,要注意自我监测,每天早晚测一次血压、心率,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最好要监测体重,如果变化明显要及时就医,调整用药。对于原有慢性疾病的治疗,也要坚持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减药、停药,以免诱发和加重原有的心血管疾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